找到相关内容51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圆融思想的和谐生态智慧探析

    、圆融思想的生态唯心智慧   佛教圆融生态观强调依正统一、身心统一,而依正和身心最终又统于“一心”。《华严经》卷十九说: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;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”大乘唯识宗以“三界唯心,万...一体,且能交互融摄。”圆融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时慧思所著《大乘止观法门》。慧思在谈到女口来藏离一切相时,提出了“自性圆融”和“圆融无二”的观点。其后,天台、华严和禅宗对此进行了义理上的充分发挥。圆融思想的...

    王春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084642.html
  • 佛教思想的生态实践智慧

    一心”。《华严经》卷19说:“心如工画师,能画诸世间;五蕴悉从生,无法而不造。”大乘唯识宗以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为终极理念,认为三界有情无情一切世间都是唯心所现、唯识所变。众生身心和外部世界终归为...”圆融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时慧思所著《大乘止观法门》。慧思在谈到如来藏离一切相时,提出了“自性圆融”和“圆融无二”的观点。其后,天台、华严和禅宗对此进行了义理上的充分发挥。圆融思想的哲学意义极为广泛,我们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01386832.html
  •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禅学基础知识

    两种说法:有些经纶说可以,另一些却说不可以;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,因为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,过去的“业因”没有烦恼为“缘”引发,就再也不来三界受生,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...,连定境都消失了。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,但是他不知道,乃至他有第七、第八的心识在作用。 南传佛教中,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,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,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,就是大乘佛教中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513787504.html
  • 利美运动之“五大藏”简介

    十八界的本质、分类、动作方式以及心法、心所法、色法、不相应法、无为法等五种法和遍计依他圆成等三性,还有大小乘共同承认的缘起的理论。   第二十三章 详细地讲述了小乘的声闻、独觉、大乘唯识宗的假相派和...文化总释》又名为《所知藏》或《知识总汇》,全名《诸乘总摄·经教大宝藏三学善说论?周遍所知》。   此书代表了西藏佛学的最高成就,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原始佛教、大乘佛教、秘密金则乘的历史、教义,...

    扎西多吉编摘

    |利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5/0944179109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153)

    世间瑜伽士指入于佛教的内道行人,(这里的瑜伽士,有修行者的意思,并不是留着头发、在众人面前示现神通的人。)它可分为大乘和小乘,小乘是有部宗和经部宗,大乘唯识宗和中观宗。这些概念一定要搞清楚...佛教中有小乘和大乘,由于宗派的见解层层递进,上上的智慧胜过下下的智慧,所以大乘能遮破小乘的观点,我们应该学习大乘大乘包括唯识宗和中观宗,而最究竟的就是中观应成派,它所承认的法,一点一滴也是没有的。就像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宣讲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5/09081323854.html
  • 试谈量学《心明论》中的因明成分

    唯心观点。大乘唯识宗进一步扩大似现量的范围,以至否认一切根现量,认为所有凡夫之根现量都是错乱之识,是无而显现识,否认客观事物的存在,认为一切事物是主观感觉的产物,如此严重地倒向主观唯心主义。  无分别...,而以“龙树所说”为因,就比较简单有力,因为龙树大师是大乘佛教的奠基人,在佛教大乘宗派中享有崇高的声誉。这如同今人为论证某一观点而引用经典著作的语言一样。《心明论》中的信赖比量还有一层意思,就是对一...

    祁顺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5938493.html
  • 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、大圆满、禅宗辨微

    不一不异,破小乘之专执人无我,而于四谛十二四缘着为真实。又破大乘唯识宗之执着识相,而决定:心、境一切诸法,唯是无生。  3、大手印根据俱生智见——此见亦名法身见。了知一切诸法,即此无生、俱生之明体。于此...小大乘修空及密乘大手印、大圆满、禅宗辨微  陈健民上师著  编者按:本文录自陈健民上师著《曲肱斋文二集》,对佛教小、大、密三乘的各别优特点作了详细的剖析比较,有许多独特见解,可供读者研究和参考。  ...

    陈健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3351460.html
  • 科学愈发达佛教的真意愈显

    的刺激,唯识学将大行于世。“唯识宗学,不但与唯物科学关通甚切(案:中华隋唐间因研究竺乾外道小乘之学者颇盛,故此大乘唯识宗学因之昌明。由五代入宋元,各学衰微,唯识宗学亦因之湮没。相乘者但禅宗及净土宗耳)...·十地品》谓菩萨若不能通彻世间的一切工巧技术,不能证入第五地。因此,从大乘佛学的教义来看,佛教是不反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。据此,太虚认为,“菩萨于佛智当于何求?即当于科学中求也。”[5]  爱 因斯坦...

    李守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43055721.html
  • 四法印讲记(九)

    再看大乘唯识宗唯识宗的宗义是万法唯心、三界唯识,这是抉择名言谛至高无上的宗派,他的一个精要就是自证(也叫依他起识)。他破除了心外有境之后,把一切现象都归在一个心上,都只是唯识所现。进一步...妄见的差别,再没有别的,就是一个颠倒的妄心、颠倒的不清净的依他起识,而且都是当下的一刹那。这样就知道,唯识宗所讲的是非常殊胜的修法。 接下来讲大乘趣入法无我的依处也在通达刹那无常上,就是站在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空性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09200074476.html
  • 明本抄(二)

    又不偏破色体。重意云。外人以为色对心。执心外有别体。大乘唯识宗。遮其增益执。外人闻之。亦谬谓大乘宗。唯有一心之外无物。眼识所缘。即眼识体非色非境。今量破二边执也。是故有法意许。为非定离眼识色。色故不无...实。其所执实境者。当情现相。遍计所执无法也。未知心中现依他相分。大乘破之。何不兼二门。眼所行色虽极成。其色中本质影像等。亦有种类也。闲可思之。  有别愚推。如余处记。今记不同学者偏成体。  但由法故成...

    贞庆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80738502.html